美债异动,特朗普施压美联储引发市场关注

来源于:英为-推荐

发布日期:2025-07-27 23:34:58

    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强劲财报后,纳指周四再创历史新高。此外,特朗普罕见造访美联储也引发市场关注,美债收益率上涨。

2年期美国国债上涨5bp至3.918%,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2bp至 4.398%。

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07%,报6363.3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18%,收于21057.96点,两者皆录得收盘新高,并在盘中创下历史高位。然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316.38点,跌幅0.70%,报44693.91点,主要受IBM股价大跌逾7%拖累。该公司二季度软件收入未达市场预期,令投资者失望。

谷歌A (NASDAQ:GOOGL)股价在盘中上涨1%,成为推动大盘的关键动力。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和盈利均超出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对大型科技股以及人工智能投资回报的信心。Baird的投资策略师Ross Mayfield表示:“考虑到大型科技公司和AI的体量与影响力,Alphabet的财报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有力数据点,初步回应了投资人对于AI支出回报是否可持续的疑问。”

不过,其他科技股表现不一。特斯拉股价大跌8%,因其汽车收入连续第二季度下滑,加剧了市场对其增长前景的担忧。该股的疲弱表现也成为纳指涨幅受限的原因之一。

除企业财报外,市场也密切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之间的紧张关系。白宫周四确认,特朗普亲自造访美联储,外界普遍解读为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的升级之举。特朗普近年来屡次批评鲍威尔的货币政策,指责其加息妨碍经济增长。此次“探访”被认为可能进一步打破美联储的独立性,引发市场对政策干预的担忧。

地缘方面,市场情绪也受到美欧贸易谈判进展的提振。据媒体报道,美国与欧盟正接近达成一项贸易协议,该协议预计将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15%的互惠性关税。若协议如期达成,将有助于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提振投资者信心。

不过,Baird的Mayfield警告称:“如果特朗普政府决定在8月1日提高对未达成协议国家的关税,这将成为市场的风险事件。”他指出,市场目前预期的解决路径并不倾向于打击经济增长,但若局势恶化,可能引发避险情绪升温。

// 特朗普罕见造访美联储 //

7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罕见地造访美联储总部,与主席鲍威尔并肩而立,在媒体面前就总部翻新工程费用展开激烈交锋。

特朗普此次造访正值他持续批评鲍威尔“不作为”之际。他曾在7月初公开考虑解雇鲍威尔,引发法律与市场广泛关注。尽管他当日在媒体前语气稍显缓和,称“我认为他会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补充“开除他是一个重大决定,我不认为现在有必要这么做”,但实际行动依然显示他对鲍威尔极度不满。

特朗普此行重点之一,是审查美联储两座历史建筑的翻修项目。他称,这项工程费用已超过31亿美元,远超预期。然而鲍威尔立即反驳称,特朗普将第三栋政府建筑也纳入了计算,而那座建筑早在五年前就已完工。

“我没听说这个数字,”鲍威尔当场回应。两人均戴着白色安全帽站在施工现场,面对镜头展开唇枪舌剑,场面颇为罕见。当记者问特朗普是否愿意听鲍威尔解释后就停止批评时,特朗普笑称:“我希望他能降息。”

尽管现场气氛紧张,特朗普随后发布帖文表示:“与鲍威尔一同视察工地,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他话锋一转,依然批评项目成本过高,“最好压根没开始,但既然已经开工,希望能尽快完工。”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本人于2017年提名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如今却多次将其称为“太迟先生”(Too Late),并在国会会议上公然询问共和党议员是否支持将其解雇。

特朗普坚持认为,如果鲍威尔立即降息,将能为联邦政府节省数千亿美元利息支出。他声称,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的范围内,未能在2025年进一步下调,是拖累经济复苏和增加债务成本的罪魁祸首。2024年,美国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已超过1.1万亿美元。

虽然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不会在下周会议上采取行动,但多数机构预测,年内仍有可能在9月或年底前进行一次或两次降息。

白宫对美联储的攻击不仅限于利率政策,也转向了其行政管理与装修开支。白宫预算局长沃特(Russ Vought)本月初就指责鲍威尔“严重管理不善”,称其主导的装修项目“奢靡浪费”。而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外界普遍认为是鲍威尔潜在接替人选,也表示美联储需要“彻底审查”。

据历史记录,自1937年罗斯福总统为美联储大楼揭幕以来,特朗普此次是近百年来仅有的第四次总统造访美联储。但不同于前几次礼节性访问,特朗普这次是带着政治意图“登门施压”,并在媒体前公开要求货币政策转向。

// 7月会议或成关键节点 //

多个潜在美联储主席人选已表达支持宽松政策的倾向。前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与前理事凯文·沃什(Kevin Warsh)皆为特朗普信任人物,均公开支持降息。

此外,两位现任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与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皆为特朗普在任期内提名,并近期表示不排除在7月29–30日的FOMC会议上支持降息立场。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美国高级策略师Philip Marey因此更新其利率预测,预计2025年将有四次降息,首降或发生在2025年9月,此前他仅预期今年一次降息,之后维持利率不变。

Marey指出:“我现在预计2025年美联储政策将出现‘更替’,即使今年维持利率不动,但一旦新任主席和理事上任,美联储内部的抗压能力将迅速崩塌。”

在特朗普“打压高利率”的背景下,交易员开始主动布局“换帅行情”。瑞穗银行EMEA固定收益策略主管Jordan Rochester表示,其建议客户早在6月初便建立SOFR利差交易头寸,预计一旦鸽派接任,美联储政策曲线将快速下沉。

“客户现在关注的不再是通胀或就业数据,而是‘新任美联储主席如何取悦总统’的选项,”Rochester称。

除了利率问题,特朗普政府还紧咬美联储总部翻修项目作为施压筹码。该项目预算为25亿美元,但特朗普多次公开质疑其“严重超支”,试图以此质疑鲍威尔的管理能力。

// 盟计划反制美国 //

7月24日,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7月2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了一项对总额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

7月23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计划将针对美国出口商品的两份报复性关税清单合并,形成一份总额930亿欧元的统一清单。欧盟已在今年4月获得成员国批准,对美国大豆、摩托车、牛仔裤等商品实施总额约210亿欧元的第一轮关税措施。当天,欧盟成员国还就另一份价值约720亿欧元的清单进行表决并通过。该清单主要涉及飞机、汽车及电气设备等高价值工业产品。两份清单形成的一揽子报复清单,总额达930亿欧元。

此前,欧盟方面及多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均表示,如果无法在8月1日美国关税措施生效日之前与美达成满意的贸易协议,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应对美关税。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在7月23日表示,如果谈判破裂,反制措施将于8月7日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23日,特朗普表示,将对世界其他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特朗普还说,美国正在与欧盟进行认真谈判,如果他们同意向美国企业开放,美国将允许他们支付较低的关税。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此前报道称,欧盟外交官表示,如果欧盟无法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包括德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欧盟成员国正在考虑针对美国服务业采取范围广泛的“反胁迫”措施。

《反胁迫工具法案》于2023年底生效,迄今为止从未动用过,因为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核选项”,其理想目的是起到威慑作用。

报道称,《反胁迫工具法案》允许欧盟27个成员国对向其成员国施加经济压力,迫使其改变政策的第三国进行反制,其行动范围远不止对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征收反补贴税。

《反胁迫工具法案》里的措施还可能影响美国对欧盟存在贸易顺差的服务业,包括来自亚马逊、微软、Netflix或优步等数字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出口。

美媒分析称,这或许标志着欧盟贸易谈判策略的重大转向,从此前的协商转向威胁强硬回应。

立即点此订阅,享半价特惠。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文章来源于网络整理,目的在于知识了解,文章内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操作,风险 自担。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相关信 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

美债异动,特朗普施压美联储引发市场关注

展开全文

    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强劲财报后,纳指周四再创历史新高。此外,特朗普罕见造访美联储也引发市场关注,美债收益率上涨。

2年期美国国债上涨5bp至3.918%,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2bp至 4.398%。

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07%,报6363.3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18%,收于21057.96点,两者皆录得收盘新高,并在盘中创下历史高位。然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316.38点,跌幅0.70%,报44693.91点,主要受IBM股价大跌逾7%拖累。该公司二季度软件收入未达市场预期,令投资者失望。

谷歌A (NASDAQ:GOOGL)股价在盘中上涨1%,成为推动大盘的关键动力。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和盈利均超出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对大型科技股以及人工智能投资回报的信心。Baird的投资策略师Ross Mayfield表示:“考虑到大型科技公司和AI的体量与影响力,Alphabet的财报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有力数据点,初步回应了投资人对于AI支出回报是否可持续的疑问。”

不过,其他科技股表现不一。特斯拉股价大跌8%,因其汽车收入连续第二季度下滑,加剧了市场对其增长前景的担忧。该股的疲弱表现也成为纳指涨幅受限的原因之一。

除企业财报外,市场也密切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之间的紧张关系。白宫周四确认,特朗普亲自造访美联储,外界普遍解读为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的升级之举。特朗普近年来屡次批评鲍威尔的货币政策,指责其加息妨碍经济增长。此次“探访”被认为可能进一步打破美联储的独立性,引发市场对政策干预的担忧。

地缘方面,市场情绪也受到美欧贸易谈判进展的提振。据媒体报道,美国与欧盟正接近达成一项贸易协议,该协议预计将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15%的互惠性关税。若协议如期达成,将有助于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提振投资者信心。

不过,Baird的Mayfield警告称:“如果特朗普政府决定在8月1日提高对未达成协议国家的关税,这将成为市场的风险事件。”他指出,市场目前预期的解决路径并不倾向于打击经济增长,但若局势恶化,可能引发避险情绪升温。

// 特朗普罕见造访美联储 //

7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罕见地造访美联储总部,与主席鲍威尔并肩而立,在媒体面前就总部翻新工程费用展开激烈交锋。

特朗普此次造访正值他持续批评鲍威尔“不作为”之际。他曾在7月初公开考虑解雇鲍威尔,引发法律与市场广泛关注。尽管他当日在媒体前语气稍显缓和,称“我认为他会做出正确的决定”,并补充“开除他是一个重大决定,我不认为现在有必要这么做”,但实际行动依然显示他对鲍威尔极度不满。

特朗普此行重点之一,是审查美联储两座历史建筑的翻修项目。他称,这项工程费用已超过31亿美元,远超预期。然而鲍威尔立即反驳称,特朗普将第三栋政府建筑也纳入了计算,而那座建筑早在五年前就已完工。

“我没听说这个数字,”鲍威尔当场回应。两人均戴着白色安全帽站在施工现场,面对镜头展开唇枪舌剑,场面颇为罕见。当记者问特朗普是否愿意听鲍威尔解释后就停止批评时,特朗普笑称:“我希望他能降息。”

尽管现场气氛紧张,特朗普随后发布帖文表示:“与鲍威尔一同视察工地,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他话锋一转,依然批评项目成本过高,“最好压根没开始,但既然已经开工,希望能尽快完工。”

事实上,尽管特朗普本人于2017年提名鲍威尔担任美联储主席,如今却多次将其称为“太迟先生”(Too Late),并在国会会议上公然询问共和党议员是否支持将其解雇。

特朗普坚持认为,如果鲍威尔立即降息,将能为联邦政府节省数千亿美元利息支出。他声称,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的范围内,未能在2025年进一步下调,是拖累经济复苏和增加债务成本的罪魁祸首。2024年,美国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已超过1.1万亿美元。

虽然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不会在下周会议上采取行动,但多数机构预测,年内仍有可能在9月或年底前进行一次或两次降息。

白宫对美联储的攻击不仅限于利率政策,也转向了其行政管理与装修开支。白宫预算局长沃特(Russ Vought)本月初就指责鲍威尔“严重管理不善”,称其主导的装修项目“奢靡浪费”。而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外界普遍认为是鲍威尔潜在接替人选,也表示美联储需要“彻底审查”。

据历史记录,自1937年罗斯福总统为美联储大楼揭幕以来,特朗普此次是近百年来仅有的第四次总统造访美联储。但不同于前几次礼节性访问,特朗普这次是带着政治意图“登门施压”,并在媒体前公开要求货币政策转向。

// 7月会议或成关键节点 //

多个潜在美联储主席人选已表达支持宽松政策的倾向。前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与前理事凯文·沃什(Kevin Warsh)皆为特朗普信任人物,均公开支持降息。

此外,两位现任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与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皆为特朗普在任期内提名,并近期表示不排除在7月29–30日的FOMC会议上支持降息立场。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美国高级策略师Philip Marey因此更新其利率预测,预计2025年将有四次降息,首降或发生在2025年9月,此前他仅预期今年一次降息,之后维持利率不变。

Marey指出:“我现在预计2025年美联储政策将出现‘更替’,即使今年维持利率不动,但一旦新任主席和理事上任,美联储内部的抗压能力将迅速崩塌。”

在特朗普“打压高利率”的背景下,交易员开始主动布局“换帅行情”。瑞穗银行EMEA固定收益策略主管Jordan Rochester表示,其建议客户早在6月初便建立SOFR利差交易头寸,预计一旦鸽派接任,美联储政策曲线将快速下沉。

“客户现在关注的不再是通胀或就业数据,而是‘新任美联储主席如何取悦总统’的选项,”Rochester称。

除了利率问题,特朗普政府还紧咬美联储总部翻修项目作为施压筹码。该项目预算为25亿美元,但特朗普多次公开质疑其“严重超支”,试图以此质疑鲍威尔的管理能力。

// 盟计划反制美国 //

7月24日,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7月2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了一项对总额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反制关税的措施。

7月23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计划将针对美国出口商品的两份报复性关税清单合并,形成一份总额930亿欧元的统一清单。欧盟已在今年4月获得成员国批准,对美国大豆、摩托车、牛仔裤等商品实施总额约210亿欧元的第一轮关税措施。当天,欧盟成员国还就另一份价值约720亿欧元的清单进行表决并通过。该清单主要涉及飞机、汽车及电气设备等高价值工业产品。两份清单形成的一揽子报复清单,总额达930亿欧元。

此前,欧盟方面及多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均表示,如果无法在8月1日美国关税措施生效日之前与美达成满意的贸易协议,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应对美关税。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在7月23日表示,如果谈判破裂,反制措施将于8月7日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23日,特朗普表示,将对世界其他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的简单关税。特朗普还说,美国正在与欧盟进行认真谈判,如果他们同意向美国企业开放,美国将允许他们支付较低的关税。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此前报道称,欧盟外交官表示,如果欧盟无法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包括德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欧盟成员国正在考虑针对美国服务业采取范围广泛的“反胁迫”措施。

《反胁迫工具法案》于2023年底生效,迄今为止从未动用过,因为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核选项”,其理想目的是起到威慑作用。

报道称,《反胁迫工具法案》允许欧盟27个成员国对向其成员国施加经济压力,迫使其改变政策的第三国进行反制,其行动范围远不止对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征收反补贴税。

《反胁迫工具法案》里的措施还可能影响美国对欧盟存在贸易顺差的服务业,包括来自亚马逊、微软、Netflix或优步等数字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出口。

美媒分析称,这或许标志着欧盟贸易谈判策略的重大转向,从此前的协商转向威胁强硬回应。

立即点此订阅,享半价特惠。





行情资讯

查看更多